盛夏8月,汕头南澳万顷碧波间,35台风电机组整齐排列,将阵阵海风转化为清洁电能;濠江海岸线上,多台风电机组迎风而立;电气风电汕头基地车间里,工人正忙着吊装新一批风力发电机……数据显示,2021年,汕头以风能产业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6.68亿元,增长15.8%。今年上半年,在大唐南澳勒门Ι海上风电等多个项目的带动下,汕头新能源投资增长达到了77.7%。
风电产业链
逐步构筑日趋完善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前往位于汕头市濠江区的上海电气风电汕头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汕头基地”)探访,只见一台迎风伫立的巨型风机尤其引人注目。它便是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以下简称“电气风电”)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完成吊装的11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这是全国乃至亚洲完成吊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并于近日正式实现发电。”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兆瓦产品经理孙建湖告诉记者,11兆瓦机组发电量较上一代产品提升40%,单位千瓦造价降低20%,推动风电产业迈上新台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电气风电落子汕头,带动了汕头乃至整个粤东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其中,广东省重点建设、粤东地区首个顺利开工投建的大唐南澳勒门Ι海上风电项目,所使用的风电机组就是在电气风电汕头基地完工下线的。
据悉,地处粤东沿海的汕头,风力资源特别丰富,海上风速达8-9米/秒,风电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500-700瓦/平方米之间,海上风电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属海上一类风电场,孕育着海上风电雄厚的产业基础。
依托得天独厚的海上风力资源,近年来,大唐、华能、三峡、中海油、中国绿发、国电投等一批央企相继循“风”而来,为汕头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注入强劲动力;国电南瑞、青岛武晓、江苏华纳、盘古润滑等一大批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因“风”而聚,汕头正逐步构筑起日趋完善的风电产业链。
未来发电量
有望媲美三个“三峡”
在国家“双碳”任务目标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在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具体部署中,也明确提出支持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
此外,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汕头市拥有3535万千瓦风电规划装机容量,这一数据领跑全省,约占全省深水区规划装机容量的53%。由此可见,汕头具备大范围连片开发优势,必将成为广东未来发展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撑点。
但这还不是终极目标。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近期加快建设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示范应用基地、政策先行示范区,创建技术创新中心、检验认证中心、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形成‘1+3+3’海上风电生态体系,建成国际风电创新港,引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
记者从汕头市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发展专班了解到,随着粤东近海深水区场址拓展和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大功率机型研制应用,未来汕头市海上风电实际可装机容量有望扩容至6000万千瓦以上,其发电量将是三峡水电站的3倍左右,可带动投资1.34万亿元,年创造发电产值约1000亿元。
据悉,目前汕头正积极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高质量规划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推动成立汕头市风能协会,科学谋划、统筹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汕头市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发展专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专班将围绕建成国际风电创新港的目标而努力,重点从优化海上风电行业生态及产业招商等方面,加快推进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赵映光 通讯员 汕宣)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房产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